1
關于辦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
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的通知
各位同事:
依據政策,符合規定的情形需辦理年度匯算進行退稅或補稅。
根據主管稅務局通知,手機“個人所得稅APP”已開通申報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年度匯算清繳功能,申報截止日期是6月30日。
如需委托單位代辦匯算清繳,應于2020年4月30日前與單位進行書面確認,補充提供其2019年度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、相關扣除、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。
請大家根據本人實際情況申報,參照附件完成匯算清繳。如有疑問,請聯系財務部。
附件1: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綜合所得匯算清繳?
附件2:如何自己在個稅APP上完成綜合所得匯算清繳?
附件3:如何委托單位辦理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?
附件4: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填報指南
XX財務部/人資部
2020年3月31日
2
簡單來說,凡是涉及退稅或者補稅(除個別豁免情況外),都需要進行匯算清繳。
豁免情況有三種:
1、你放棄退稅,可以不匯算。
2、年收入不超過12萬,不管需要補多少稅,都不用匯算。
3、補稅不超過400元,不管你收入多少都不用匯算。
注:以上指的是居民個人,非居民個人不需要進行匯算清繳。
3
附件2:如何在個稅APP上完成匯算清繳?
本附件詳細介紹如何通過自然人電子稅務局(手機 APP 端)辦理年度匯算自行申報。
首先,下載安裝個人所得稅APP,注冊登錄后,找到并進入綜合所得年度匯算入口。
一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,選擇申報方式:
1、簡易申報:適合2019年度取得的綜合收入額沒超6萬,且已預繳稅款,需要申請退稅的員工。(辦理時間:3月1日至5月31日)
2、標準申報:2019年度綜合所得年收入額超過6萬的,需要通過標準申報方式辦理年度匯算。(辦理時間:3月1日至6月30日)
注意:居民個人取得境外所得的,需要到辦稅服務廳辦理。
二、具體申報操作流程(標準申報)
由于簡易申報面向人群很窄,且操作很簡單,限于篇幅,在此不贅述了。以下是標準申報操作流程:
1、進入申報界面,選擇【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】,閱讀申報須知點擊“我已閱讀并知曉”。
2、確認基本信息,選擇申報匯繳地,然后生成和確認申報表信息。
確認個人基礎信息,并選擇匯繳地,點擊“下一步”生成申報表信息。
系統會歸集你的工資薪金、勞務報酬(保險營銷員、證券經紀人)、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年度收入納稅數據,并會填到相應的申報欄次。
至于沒有自動歸集的其它勞務報酬和稿酬收入,需要在對應列表明細界面,點擊【新增】,選擇【查詢導入】,在查詢結果界面勾選相應收入后進行帶入。
每個收入項目,都有對應的詳情頁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核對。
這個地方有幾個重要的地方需要注意:
(1)在收入列表界面,每個所得項目,都可以進行【新增】和【修改】。如果你覺得某條收入信息非本人取得,可進行【申訴】、【刪除】。操作后,相應收入均不納入年度匯算。
注:【申訴】和【刪除】區別在于,【申訴】后,相應記錄將進入稅務系統內部異議申訴環節進行處理;而【刪除】后,相應記錄不進入異議申訴環節。對某條記錄進行申訴或刪除后,可以“撤銷申訴”或“恢復刪除”。
(2)匯算清繳環節里,全年一次性獎金的計稅方式,可以通過【獎金計稅方式選擇】進行設置和調整。
(3)住房租金和住房貸款利息專項附加扣除不能同時享受,如果系統里兩項同時存在,需要選擇確認其中一項。
(4)如果有商業健康險、稅收遞延養老保險,可以在其他扣除明細列表界面,進行新增和修改。
(5)如果2019年度有捐贈支出,可以在準予扣除的捐贈額列表界面,進行新增和修改。
三、繳納稅款或申請退稅
(1)若2019年度收入不足 12 萬元且有應補稅額,或者收入超出 12 萬元但應補稅額≤400 元,申報提交后無需繳款。
(2)若存在應補稅額但不符合免于申報,可點擊【立即繳稅】,根據提示完成支付即可。
若暫不繳款可以選擇【返回首頁】或【查看申報記錄】, 后續可再次進行繳款。
注意:需要在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繳款,逾期會有滯納金的。
(3)若存在多繳稅款,可點擊【申請退稅】,選擇銀行卡后提交退稅申請,錢會打進你選擇的銀行卡里。
如果銀行卡不在身邊,或者暫時不想退稅,可以點擊【暫不處理,返回首頁】。后續可再次發起退稅申請。
提醒:
如果之前沒有綁定銀行卡,需要先添加銀行卡。退稅使用的銀行卡,建議您選擇一類銀行卡,同時還要確保退稅賬戶在收到退稅前處于正常狀態,賬戶掛失、未激活、注銷等均會造成退稅不成功。
四、更正與作廢
你可通過【查詢】-【申報查詢(更正/作廢申報)】-【申報詳情】查看已申報情況。若發現申報有誤,可點擊【更正】或【作廢】。
4
附件3:如何委托單位辦理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?
如果不方便自行申報,你也可以選擇委托單位來辦理個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。由于牽扯到隱私問題,如果條件允許,還是建議各位按照附件2指引,進行自行申報。
選擇委托單位辦理,需要在2020年4月30日前填寫并提交下表。
上表為某地方稅局制作的參考表樣,僅供參考。
注意:
(1)個人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、準確性、完整性負責,單位不會進行核實,也不承擔由此產生的風險。
(2)根據政策規定,申報表及相關收入、扣除等資料,需自年度匯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5年。
5
附件4:大病醫療專項附加扣除查詢及申報指南
如果在2019年度發生大病醫療費用,符合標準的可以在匯算清繳中進行扣除。
來源:人力葵花
徐州外服全國委托中心 王艷婷 提供
聲明 |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,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,煩請告知!
上一條:納稅信用等級有變化,怎么回事?如何處理?還能獲A嗎?
下一條:遠程辦公4年,總結了15條高效協作的經驗 |
返回列表 |